永豐圳的起源
永豐圳的建立,源於當時農田拓墾需求的增加。早期由南勢角九姓人士興建、以南勢角大埤做為水源的灌溉系統「八股大圳」已經無法滿足需求,因此資金足夠的家族或墾號,便著手興建新的水圳(建造水圳不僅勞師動眾,相當花錢之外,維護費也是不可小覷,林成祖墾號就因為付不出維護費而把水圳轉讓給林本源家族,雖然也有人說這只是政治鬥爭下的藉口)。
據《淡水廳志》記載,永豐圳灌溉範圍初期包括南勢角、枋寮等地區,灌溉面積約190餘甲。新店另有於乾隆59年建造的安坑圳,兩圳於光緒32年(1906年)合併,當時灌溉面積達到690公頃。
日治時期的擴建與發展
日治時期,永豐圳被臺灣總督府納入公共埤圳管理,隨後進行了擴建工程,擴大了灌溉範圍,並增加了東西兩支線。
西支線主要灌溉外南勢角、枋寮、瓦磘地區,其路線大致演變為今日的秀峰街、景平路、景新街、中和路、南工路、水源路等道路。東支線則負責灌溉秀朗、潭墘等地區,其路線大致演變為今日的秀朗路、秀安街、永貞路,其中一支終端排入樂華夜市一帶的滯洪水池舊廍窟。
在興建此段水圳時,因上下游兩端的地勢較高,但中段相對凹陷,為使水流通暢而取土堆高來築渠,也就是所謂的「浮水圳/浮圳」。現今於永利路72巷觀察東西向延伸的路面,亦可發現是一個明顯突起的小坡,即是隱藏在柏油路下的浮水圳遺址。
新的灌溉渠道系統使得灌溉面積達到了558甲。隨著農業需求的增加,新的東支線也在日治中期被建設,用以灌溉頂溪洲、下溪洲地區。
以下是1904年明治時期的古地圖上的圳道,從新店的新店溪引入安坑,有另一條經過名為「樟栳寮」的地方,顯示日治時期此地樟腦業的發達。
之後往北流,經過南興街,到南勢角庄,遙望十四張。
東支流繼續往北到擺接堡、秀朗庄,潭墘那一塊是直線,推測就是所謂的「浮圳」。
都市化進程與功能轉變
換成國民政府統治後,永豐圳也持續是官方的,隸屬於水利會。 民國59年,因新店溪河床下降,取水變困難,加上耕地大部分都變成建地了,永和已經不需要灌溉用埤圳,民國79年水利局決定公告停止使用。
水流速降低、水量變少,加上現代化的生活污水經常未經處理便排入永豐圳,導致嚴重的水污染,於是永豐圳部分地區開始被加蓋、改成道路,成為城市中消失的歷史遺跡之一。
照片是被柏油路封起來的永豐圳潭墘段。
永豐圳的保護與爭議
儘管永豐圳的灌溉功能已經不復存在,但它的歷史價值依然備受關注。2023年,有部分永豐圳仍未加蓋,民眾反應永豐圳異味,希望在圳上加蓋。
地方文史團體「暗坑文化工作室」主張,永豐圳作為百年老圳,應進行整治與景觀設計活化,而不是簡單地加蓋,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其歷史價值。
加蓋不會解決異味問題,反而可能掩蓋其重要的人文價值,增加水體流動和清除污染物,才是解決水質問題的根本方式。
結論
永豐圳的歷史,不僅是中永和地區水利發展的縮影,更是台灣移民社會和生活型態變遷的見證。在討論永豐圳的未來發展方向時,我們應考慮如何在保護歷史遺跡的同時,請教生態專家,進行永續的環境改善(而非直接用「三面光」或假的生態造景解決)。
這條見證時代變遷的水圳,應該在現代化的都市中繼續發揮它的文化價值,成為當地環境保護與歷史保存的象徵,讓故事被掀開,繼續傳送下去。
關於水文的故事,就暫時到這邊。這些地方是我過去兩年斷斷續續走過的,後續如果還有去其他地方,會等到把其他想寫的主題寫完之後再補充。
就這樣啦~如果覺得本篇有幫助,歡迎分享你的看法或拍手。
希望看完後能夠激起你對水文與生態的興趣。感謝觀看至此!